个人简历
陈占龙,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全空间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及系统湖北省中试基地主任,中国青年测绘科技创新人才,中国高校GIS创新人物,中央高校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2023年《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封面人物。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委员,海洋测绘专委会委员,亚太人工智能学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系系主任(2017-2019),全空间地理大数据智能处理与GIS基础平台研究中心负责人,湖北省创新群体核心成员,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骨干,《Sustainability》期刊编委、客座编辑等。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任教,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论文评价”通讯评审专家,湖北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专家库专家,《IJGIS》、《Transactions in GIS》、《Computer&Geosciences》、《测绘学报》、《武大学报信息科学版》等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高分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基础加强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二十余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测绘科技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8项。主要从事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基础平台的理论和应用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基础软件研发,时空数据智能挖掘,地理计算与空间分析,空间认知与推理,高性能空间运算等,进行了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在空间场景相似性理论,深度学习,时空数据智能挖掘,分布式空间运算,网格环境下的空间索引,并行空间运算等方面有较强的研究基础。
全空间地理大数据智能分析与GIS基础平台研究中心立足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主要开展地理大数据存储管理、融合分析、智能挖掘、地图制图等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研制自主可控的全空间智能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平台软件,并主要围绕军民融合、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智慧城市、全空间三维建模等领域开展重大应用示范。
团队名称: 全空间地理大数据智能分析与GIS基础平台研究中心(常年招收合作博士后)
招生方向:
[1] 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智能计算
[2] 数字孪生与空间分析
[3]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方法与平台研发
[4] 地图制图与空间信息服务
[5] 三维空间建模与可视化
招生单位:
[1] 计算机学院
[2]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 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国家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高等研究院
招生专业(硕士):
[1] 软件工程(学硕)(计算机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 资源与环境(专硕)(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电子信息(专硕)(计算机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GIS中心)
[4] 军事地质学(学硕)(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招生专业(博士):
[1]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0)
[2] 军事地质学
[3] 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
[4] 地理空间信息软件工程(0816Z1)
教育经历
[1] 2006.9-2009.7
中国地质大学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博士 | 研究生
[2] 1999.9-2006.8
昆明理工大学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硕士学位 | 研究生
工作经历
[1] 2021.12-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计算机学院
|
副院长
|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019.12-2021.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 2013.12-2019.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信息工程学院
|
副教授
[4] 2009.8-2013.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信息工程学院
|
讲师
研究方向
[1] 时空大数据智能挖掘
[2] 高性能地理计算与空间分析
[3]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方法与平台研发
[4] 地图制图与空间信息服务
[5] 三维空间建模与可视化
联系方式
[1] 电子邮箱:
[2] 邮编:
[3] 传真:
[4] 通讯/办公地址:
[5] 办公室电话:
[6] 移动电话:
[7]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