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教师基本信息
唐大卿
性别:男
联系方式:Email:tangdqcug@sina.com Tel:15071468899 主要任职:教学科研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质工程 在职信息:在职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硕士生导师 出生日期:1974-08-05 学历: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资源学院 入职时间:2001-07-01 职务:教师 办公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楼227 电子邮箱: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介:

    唐大卿:男,19746月生,四川泸州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留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从事盆地构造分析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方向教学/科研工作。20124月至20134月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质系作访问学者/博士后,主要从事断裂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先后主持或以技术骨干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重大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30余篇。

       主持科研课题情况:

    [1] “塔北地区碎屑岩层系断裂解析及控圈控藏作用研究”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20.06~2021.06

    [2] “天山南西部中新生界断裂特征及控圈控藏作用研究”.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18.10~2019.11

           [3] “顺北地区中新生界断裂特征研究”.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17.9~2018.3

    [4] “塔河地区高精度三维区奥陶系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及相关构造研究”.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15.11~2017.06

    [5] “高邮凹陷汉留断裂带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研究”,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2014.08~2015.08

    [6]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效应”.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1~2014.12

    [7] “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新近纪反转构造及其控藏效应”.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2.01~2013.12

    [8] “伊通盆地西北缘走滑冲断带的形成机制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01~2013.12

       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1] 泾河油田油藏类型、富集规律及有利目标优选”.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2020.11-2022.10

    [2]“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沉积体系及岩性圈闭研究”.中海石油(中国)东海西湖石油天然气作业公司,2021.03-2022.06

    [3]“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中石化上海油气田分公司,2019.07-2020.10

    [4]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大型砂砾岩体沉积体系研究与优质储层预测”.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2019.06-2020.10

    [5] “断控储集体断裂分段刻画及有利段优选”.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2019.06-2020.10

    [6] “塔里木盆地塘古-塔东地区地质评价与区块优选”.中石化勘探分公司,2019.06-2020.11

    [7] “大川中区断裂形成机制研究”.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9.03~2019.09

    [8]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中深层强超压环境压力-应力耦合下流体保存与排放的动力学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01-2020.12

    [9] “页岩气差异富集机理及预测模式”.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2017.01-2018.12

    [10] “杭锦旗大中型致密岩性气藏形成机理及富集规律”.中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2017.8-2019.6

    [11]“杭锦旗地区东部断层对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中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2015.05-2016.05

    [12] “塔里木盆地构造差异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过程研究”. 国家“973”,2012.01-2016.12

    [13] “联合勘探区块重点目标区构造特征研究”. 国土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4.05-2015.05

    [14] “黑龙江省漠河盆地演化机制与天然气资源前景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2012.01-2015.12

    [15] “红河油田代家坪延长组沉积微相研究及储层综合评价”.中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2013.06-2014.6

    [16]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区块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控制作用研究”. 中石化上海油气田分公司,2011.11-2012.12

    [17] “中国近海新生代沉积盆地油气成藏过程、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研究”. 中海油研究总院,2011.07-2014.07

    [18] “白云深水区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层序地层骨架模型的构建”.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2011.10-2012.10

    [19]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2009.06-2010.12

    [20] “伊通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综合评价”. 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2006.01-2008.12

    [21] “云南曲靖―陆良盆地走滑构造与浅层气成藏关系研究”.中石化南方公司, 2005.08-2006.12

    [22]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北区块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中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2005.11-2006.06

    [23] “双城-太平川中浅层构造演化与有利区带评价”. 中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2003.01-2004.04

    [24] “北马庄油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 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2003.07-2003.12

    参与撰写专著和教材:

      《伊通盆地演化与油气成藏动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构造专题撰写。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实习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

        主要学术论文:

    [1] Tang Daqing, Chen Honghan, Jiang Tao, et al. Neogene differential structural invers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Yitong Basin, NE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40(6): 731-741. (SCI)

    [2] Cao Qiang, Ye Jiaren, Shen Chuanbo, and Tang Daqing. Tectonic uplift history of the Yitong Basin since the Oligocene, Northeast China : 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ges and geological relationship. Chin.J.Geochem. (2010) 29:293–300. (EI)

    [3] Qilin Xiao, Sheng He, Zhi Yang, Zhiliang He,Wang Furong, Shuifu Li, and Daqing Tang. Petroleum secondary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central Junggar Basin, northwest China: Insights from basin modeling. AAPG Bulletin, v. 94, no. 7 (2010), pp. 937–955. (SCIEI)

    [4] Jiahao Wang, Xiong Pang, Daqing Tang,Baojun Liu & Donghao Xu. Transtensional tectonism and its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bodies in the Paleogene Baiyun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China.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3,34(3):195-207 (SCI)

    [5] 唐大卿,陈红汉,云露,等. 论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差异活动特征及其成因演化. 地质科学,2014491):49-68.

    [6] 唐大卿,陈红汉,江涛,等. 伊通盆地新近纪差异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6):682-691.

    [7] 唐大卿,何生,孙家振,等. 郯庐断裂带伊通段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控盆机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343):340-347.

    [8] 唐大卿,陈红汉,何生,等. 伊通盆地西北缘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2):282-289.

    [9] 唐大卿,何生,陈红汉,等. 伊通盆地新近纪以来的反转构造特征.石油学报,200930(4):506-512.

    [10] 唐大卿,陈新军,张先平.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断裂系统及构造演化. 石油实验地质,2008301):58-63.

    [11] 唐大卿,孙玉锋,余光春. 邵家洼陷区断裂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50-55.

    [12] 王倩茹,陈红汉,赵玉涛,唐大卿.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期差异性分析.地球科学,2018432):577-593.

    [13] 胡小强,唐大卿,王嘹亮,等.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断裂构造分析.地质科技情报,2017,36(1):117-127.

    [14] 李培军,陈红汉,唐大卿,等.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NE向走滑断裂及其与深成岩溶作用的耦合关系.地球科学,201742(1):93-104.

    [15] 吴悠,陈红汉,赵玉涛,唐大卿,等塔中地区北坡志留系晚期油气充注证据及控制因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38(2):292-301.

    [16] 肖丹,石万忠,王嘹亮,唐大卿, . 北黄海盆地东部M 隆起构造特征及演化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36(5):75-84. 

    [17] 刘凡瑀,陈红汉,唐大卿,等.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单元划分.地质科技情报, 201231(3):24-30.

    [18] 侯宇光,何生,唐大卿. 滇东北新生代盆地构造反转与生物气藏的形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6):2238-2246.

    [19] 王月蕾,陈红汉,张希明,刘建章,唐大卿,陈龙.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白垩系-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天然气工业, 201131(5):49-54.

    [20] 吕海涛,陈红汉,唐大卿, . 塔河地区三叠系油气充注幕次划分与成藏时期确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3):300-309.

    [21] 曹强,叶加仁,唐大卿. 伊通盆地渐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矿物岩石,200929(2):66-71.

    [22] 侯宇光,何生,唐大卿.云南曲靖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生物气成藏条件的控制.现代地质,200620(4):597-604.


  • 教育经历 Education experience

    [1]1994.7 -- 200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博士 > 研究生毕业
    2012.04-2013.04 博士后,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 导师:Ken McClay 教授 2004.09-2009.07 博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导师:何 生 教授 1998.09-2001.07 硕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导师:孙家振 教授 1994.09-1998.07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导师:孙家振 教授
  • 其他联系方式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1]邮编: [2]传真: [3]通讯/办公地址: [4]办公室电话: [5]移动电话: [6]邮箱:
  •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1]2001.7 -- 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学院
    2013/06 – 现 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副教授
    2012.04– 2013.04,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5/07 – 2013/0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讲师
    2001/07 – 2005/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助教 
  • 社会兼职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

    [1]湖北省石油学会理事
  •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1]板块构造与含油气盆地;
    石油构造分析;
    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 团队成员 Team members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