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蓉琳 (副教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曾获荣誉:1.2023,水文地质学基础,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排名第三);
2.2013,“地学特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
3.2012,荣获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4.2007年,《玄武岩渗透系数尺度效应及顺序指示模拟》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

性别:女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2006-07-01

职务:副教授

学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地质工程

联系方式:sunronglin@cug.edu.cn

Email: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孙蓉琳,女,1979年4月生,水文学及水资源工学博士,副教授。2006年7月起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任教,主讲《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方法》课程。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参数反演、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流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本领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二十几项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主讲课程

文地质学基础  面向本科生

Fundamentals of Hydrogeology   面向留学生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方法  面向研究生

北戴河、秭归、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   面向本科生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岸带地下水流和氮素迁移转化对次降雨事件的动态响应机制”,2022-2025,项目负责;

华中科技大学“湖泊地下水气压监测系统”研究项目,2020-2022,项目负责;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三峡库区红层滑坡水岩作用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2019-2020,项目负责;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鄱阳湖-洞庭湖1:5万综合地质调查”,2019-2021,参与;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三峡地区沿江沿高铁重点小城镇及工程规划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2017-2018,项目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O2等工业废气随CO2注入咸水孔隙介质后的非平衡溶解、迁移与反应规律研究”2014-2018,参与;

中国地质调查局“江汉平原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2015-2018,参与;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长江上游宜昌江津小流域龙驹坝幅地质灾害调查”,2015-2016,参与;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大渡河长水电站大坝基坑涌水水文地质条件及渗流场专题”,项目负责,2013-2014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观音岩引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研究,项目负责,2012-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水力层析法刻画含水层非均质性的试验优化技术研究”,2012-2014;项目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平原厚层粘性土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2013-2016,参与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绰斯甲水电站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2013-2014,项目负责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观音岩引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研究”2012-2013,项目负责,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2010.4-2011.4,项目负责;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单孔压水试验尺度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和孔隙度非均质性研究”,2009-2012,项目负责;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地下水动力场专题研究”,2008-2010项目负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子课题 “浅层含水层结构变化与地下水补给变化机理”2010-2014,主要参加人员;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锦屏一级坝区岩体水动力场及渗控工程深化专题研究2008-2010,主要参加人员;

4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裂隙岩体渗透系数非均质性研究--单孔压水试验和综合测井数据融合”,2007-2009 ,项目负责;

成都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尺度效应研究2007-2008, 项目负责;

中国地质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基于裂隙网络随机模拟的玄武岩渗透系数尺度效应研究”,2007-2008,项目负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再生水补给地下水的预处理-SAT系统及水质安全评价技,2007-2012主要参加人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地下水系统理论与应用指南编写2007-2010,主要参加人员;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坪头水电站厂址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地下水三维渗流分析研究2006-2008,骨干;

国际水管理研究所(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华北地区地下水管理以郑州市为例2006-2010,骨干;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坝区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动力场专题研究2006-2007,骨干;


 

发表科研论文

2023年

Ronglin Sun, Wei Xiao, Liqun Jiang, Yang Chen, Qianfang Ma. Laboratory studies of the 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riparian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related to rainfall.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3,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3.130086

2022年

Liqun Jiang, Ronglin Sun*, Wei Xiao, et al.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storage in a heterogeneous sandbox by hydraulic tomography. Journal of Hydrology,2022,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2.127921

肖巍,孙蓉琳*,陈明霞,杨艺娇.不同地下水流系统模式渗流场和温度场的互相影响.地质科技通报,2022411):251-259.

梁杏,张人权,罗明明,孙蓉琳,靳孟贵,周宏,蒋立群.地下水流系统研究中的方法论探讨:以CUG武汉地下水流系统研究为例.地质科技通报,2022,41(1):30-42.

黄康,孙蓉琳*,袁淑卿,杨艺娇,蒋立群.抽水组数和先验信息对估算三维非均质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影响,地球科学,2022,47(2):689-699,doi:10.3799/dqkx.2021.013

2021年

Liqun Jiang, Ronglin Sun*, Tian-Chyi Jim Yeh, Xing Liang. Inverse modeling of different stimuli and hydraulic tomography: A laboratory sandbox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1.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7108

蒋立群,孙蓉琳*,梁杏,含水层非均质性不同刻画方法对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预测的影响,地球科学,2021,46(11):4150-4159.

孙蓉琳,何世伟,黄康,基于土柱排水实验探讨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影响因素,地球科学,2021,46(5):1840-1847.

2020年及以前

Yuanyao Li, Ronglin Sun, Kunlong Yin, et al. Forecasting of landslide displacements using a chaos theory based wavelet analysis-Volterra filter model.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DOI: 10.1038/s41598-019-56405-y.

Dong Xu, Ronglin Sun, Tian-chyi Jim Yeh, et al. Mapping soil layers us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and validation: sandbox experiment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9, 575:523-536.

蒋立群,孙蓉琳*,王文梅,王江思.水力层析法与克立金法估算非均质含水层渗透系数长比较,地球科学,2017,42(2):307-314.

王文梅,孙蓉琳*. 水力层析法刻画非均质含水层KS采样时间优化设计,地质科技情报,201534(3):165-170

张曼菲,孙蓉琳*,梁杏. 通量上边界渗透系数随埋深增加指数衰减的地下水流系统,地质科技情报,201534(4):189-193

Ronglin Sun, Tian-Chyi Jim Yeh, Deqiang Mao, Menggui Jin, Wenxi Lu, Yonghong Hao. A temporal sampling strategy for hydraulic tomography analysi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13, 49: 3881–3896, doi:10.1002/wrcr.20337.

王文梅,孙蓉琳,高岩. 岩溶地区径流预报中BP网络的改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29(4):11-16.

孙蓉琳,万军伟,梁杏等. 基于水文地球化学信息的某水电站坝区地下水来源分析,地质科技情报,2010294):111-116.

Ronglin Sun, Menggui Jin, Giordano Mark, Villholth Karen G.. Urban and Rural Groundwater Use in Zhengzhou, China: Challenges in Joint Management.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9(17):1495-1506.

Ronglin Sun, Xing Liang, Menggui Jin. Heterogeneity and 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basalt in the dam area of Guandi Hydroelectric Station, China.279-282.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libration and Reliability in Groundwater Modeling “Managing Ground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2009, China. Wuha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UT ISI:000282291900069.

Ronglin Sun, Yanfeng Liu, Yunping Qian, Villholth K.G. V. 2009. Agricultural groundwater issues in north china: a case study from Zhengzhou Municipal area. In Mukherji, A., Villholth K.G, Sharma B. R. & Wang J. X. (eds), Groundwater Governance in the Indo-Gangetic and Yellow River Basins: Realities and Challenges. Taylor and Francis. P183-200.

Ronglin Sun, Xing Liang, Menggui J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cale Effect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Basalt in the Dam Area of Xiluodu Hydroelectric Station, 34th Congress of IAH, Beijing, 2006.10

孙蓉琳,梁杏,靳孟贵.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确定方法综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6:120-123.

孙蓉琳,梁杏,靳孟贵.基于野外水力试验的玄武岩渗透性及尺度效应. 岩土力学,2006279):1490-1494

孙蓉琳.第五届含水层补给管理国际会议(ISMAR5)简介. 地质科技情报,2006388

Ronglin Sun, Xing Liang, Xianguo Wang, Qingyong Liu. Experience of Capturing Flood Water for Artificial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in North China.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ement of aquifer recharge2005,6Berlin, German

孙蓉琳,梁杏.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若干措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8.P33-35

孙蓉琳,梁杏,张人权.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 水工环地质工作动态,2004,6:88-98.

孙蓉琳,梁杏,陈树林.数值模拟技术在基坑降水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增1.P:2333-2337.



获得奖励

2023年,水文地质学基础,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排第3);

2020年,地下水科学专业基础课,湖北省级教学团队(排第5);

2022、2021、2020、2019、2018、2015年,6次教师本科质量教学评价前10%;

202020172013年,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3年,地学特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0107月,第二届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2009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07年,《玄武岩渗透系数尺度效应及顺序指示模拟》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

20073月,在国际水管理研究所(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地下水管理理论和实践培训会议上获优秀个人论文“The best individual theme paper” presented at summary workshop of the groundwater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training and research program, awarded by IWMI, October 2006 to March 2007.


教育经历

[1]   1999.9-2001.6

武汉大学  |  经济法  |  双学士  |  大学本科

[2]   2001.9-2006.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工学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

[3]   1997.9-200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水文与水资源  |  学士  |  大学本科

工作经历

[1]   2007.6-2007.11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  博士后  |  博士后研究

[2]   2010.11-2011.11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  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 [1]   水文地质参数反演:主要基于水力层析(hydraulic tomography)抽水实验,高精度刻画非均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以精确模拟和预测地下水流和污染物(溶质)运移过程,服务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主要研究水力层析抽水试验的优化设计和野外实施。 同时致力于研究采用多种学科、多种方法手段刻画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污染过程,如地下水抽水试验、示踪实验、地球物理手段ERT。

  • [2]   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以地下水流网为载体,将渗流场、化学场、温度场、微生物场融为一体;将地下水各个部分、地下水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地下水伴生现象,整合成为一个演变有序的时空结构。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是当代水文地质学的核心概念框架。主要基于实验、数值模拟、野外实际调查等手段研究影响地下水多级水流系统发育的影响因素和野外判别。

  • [3]   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倡将城市地下水和农村地下水管理联系成一个整体,提出6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建议:增加地下水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城市和农村地下水联合管理;通过废水利用、雨水收集、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管理等方式增加水供应;改变农作物种植方式和实施灌溉节水技术;改革水价政策;理解真实节水技术以及提供公众意识等。

  • [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从事多项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联系方式

  • [1]  邮编:

  • [2]  传真:

  • [3]  通讯/办公地址:

  • [4]  办公室电话:

  • [5]  移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