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er
Doctoral Supervisor
Master Tutor
The Last Update Time : ..
刘晓, 唐辉明*, 胡新丽, 等. (2012). 金鼓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及动力稳定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1(12): 2527-2537. (EI)
刘晓*, 唐辉明, 刘瑜. 基于集对分析和模糊马尔可夫链的滑坡变形预测新方法研究. (2009). 岩土力学, 30(11): 3399-3405. (EI)
刘晓*, 唐辉明, 刘瑜. 基于集对分析的滑坡变形动态建模研究. (2009). 岩土力学, 30(8): 2371-2378. (EI)
刘晓*, 唐辉明, 罗红明, 陈守义. 对滑坡防治工程相关规范中渗流问题的研究. (2009). 岩土力学, 30(10):3173-3180, 3187. (EI)
刘晓*, 曾祥虎, 刘春宇. (2005). 边坡非线性位移的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4(19):3499-3504. (EI)
韦宏宽, 曾超, 夏侯云山, 刘晓*, 抗兴培, 王彪龙, (2020), 充气截排水对弃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中外公路, 40, 11-16.
抗兴培, 刘晓*, 王彪龙, 韦宏宽. (2019). 黄土坡顶裂缝成因及演化过程分析. 安全与环境工程, 26, 45-51.
抗兴培, 孟凡成, 曾超, 王彪龙, 郭将, 刘晓*. (2019). 强降雨条件下弃土场边坡稳定性历程分析. 中外公路, 39, 34-39.
王彪龙, 刘晓*, 郭将. (2018). 基于杂交粒子群响应面的边坡稳定可靠性算法. 人民长江, 49, 97-105.
王彪龙, 孟凡利, 曾超, 郭将, 刘晓*. (2019). 基于自然选择策略的PSO-BP神经网络的滑坡可靠性评价方法. 中外公路, 39, 1-9
张抒, 唐辉明*, 刘晓, 谭钦文, 夏侯云山. (2018). 基于饱和渗透系数空间变异结构的斜坡渗流及失稳特征. 地球科学, 43(2):622-634.
张丽波, 郭将, 刘晓*. 响应面法与蒙特卡洛法边坡可靠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2016).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49(5): 779-786.
郭将, 曾超, 谢明宇, 孟云, 张丽波, 刘晓*. (2018). 贵州省马达岭滑坡崩滑形成机制及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安全与环境工程 25(02): 48-54+60
倪卫达, 单治钢*, 刘晓, (2018). 基于三维节理网络模拟的坝基岩体结构分类研究. 岩土力学. 39(01): 287-296.
王飞, 唐辉明*, 宁奕冰, 章广成, 刘晓, (2019). 基于演化过程的互层斜坡深层倾倒稳定性评价. 地质科技情报. 38 (05), 186-194.
王飞, 唐辉明*, 章广成, 刘晓, (2018). 雅砻江上游深层倾倒体发育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 山地学报. 36 (03), 411-421.
范晨, 刘志鹏, 曾超, 毕鸿基, 周天伦, 刘晓*. (2021). 基于影响因子反馈校准的北川县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安全与环境工程, 28, 121-130.
周天伦, 曾超, 范晨, 毕鸿基, 龚恩慧, 刘晓*. (2021). 基于快速聚类-信息量模型的汶川及周边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32, 137-150.
毕鸿基, 聂磊, 曾超, 范晨, 周天伦, 刘晓*. (2022). 基于三种多变量不安定指数分析模型的汶川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33(01), 123-131.
刘彦, 马小军, 王彪龙, 抗兴培, 邓青松, 刘晓*. (2022). 弃土场边坡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多工况对比分析. 安全与环境工程, 29(01), 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