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兵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南京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地球科学学院

入职时间 : 2011年07月01日

学科 : 地质学

办公地点 : 主楼518A

联系方式 : QQ:156670919

Email :

扫描关注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徐先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兴趣是华南大地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变形特征、构造-流体与成矿、地震地质;

主要研究手段是构造解析、构造应力场反演、构造年代学、物源分析、地质填图;

研究地区以华南为主,涉及青藏高原东缘、秦岭造山带以及中亚造山带东段;


主要成果:

1)通过对皖浙赣交界地区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的物源分析和构造解析,提出江南造山带东段在新元古代中期(840-820 Ma)处于弧后盆地构造环境。新元古代中期(820-810 Ma)扬子与华夏陆块拼合导致江南造山带形成,并发育近E-W向褶皱和NE-SW向左旋剪切带。810-780 Ma的后造山伸展导致NNE向德兴-黄山生长断层与浙西北盆地的发育。相关成果发表在GR, MPGJES期刊。

 

2)通过对皖浙赣交界地区早古生代变形的构造解析与构造年代学分析,提出江南造山带东段早古生代变形表现为以NNE向德兴-黄山右行断裂核心的正花状构造,氩氩年代学指示其形成于447-429 Ma。相关成果发表在JAESJES期刊和专著。

 

3)通过对中国东南部早中生代构造变形、沉积盆地以及花岗岩的构造解析、物源分析和年代学测试,提出华南印支期构造表现为近E-W向褶皱和NNE向右行剪切,氩氩年代学指示其形成于239-230 Ma;燕山早期构造表现为NE向褶皱和逆冲,构造年代学指示其形成于165±5 Ma。华南板块在早中生代经历了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其转换时间为225-215 Ma。相关成果发表在ESR, TECTONOIGR,JAES, GJ和国内核心期刊。

 

4)通过对中国东南部白垩纪至古近纪盆地的构造解析、古应力场反演以及构造年代学分析,提出华南在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经历了六期构造演化,依次为早白垩世早期的NW-SE伸展作用、早白垩世晚期的转换挤压作用(N-S向水平挤压和E-W向水平伸展)、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早期的NW-SE伸展作用、晚白垩世末期的转换挤压作用(NW-SE向水平挤压和NE-SW向水平伸展)、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的转换挤压作用(NE-SW向水平挤压和NW-SE向水平伸展)和始新世晚期的NE-SW伸展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JD, JAES和国内核心期刊。


5)通过对川西理塘地区的构造解析和物源分析,提出义敦微板块的基底为下古生界,而基底之上的上三叠统沉积于226-216 Ma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记录了两期区域褶皱变形(早期N-S向,晚期E-W向)和新生代多期新生代改造。相关成果发表在JAES和GJ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