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手机二维码

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最后更新时间 : ..

  • 訾建威 ( 研究员 )

    的个人主页 http://grzy.cug.edu.cn/zijianwei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訾建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大学,并先后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西澳大利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地质学专业。2013-2017年在科廷大学John de Laeter同位素研究中心和应用地质系工作,2018起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受到首批地大百人计划和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致力于含铀副矿物(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微区原位U-Th-Pb年代学研究,应用于厘定地球历史上重大地质-环境-成矿事件的精确时限。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重要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重点项目和澳大利亚ARC 基金项目等。Am J SciChem Geol、GCA、GSA Bulletin、JGR Solid Earth、LithosTectonic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80多篇,研究成果累计被引2000多次。

近五年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原位U-Pb同位素、矿物化学和岩相学研究,证实了在低温热液条件下锆石U-Pb体系能够发生重置,从而给出异常年轻年龄,解释了困扰锆石年代学领域的一个长期疑惑(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22);2)首次将辉石40Ar/39Ar定年技术成功应用于前寒武纪玄武岩的精确年代学研究(JGR Solid Earth 2019);3)创新性地提出超基性岩体的“间接定年法”,即利用围岩中的接触变质独居石对岩体的侵位时间进行精确限定,并成功应用于非洲Karagwe-Ankole构造带东非镍矿带(East African Nickel Belt)超基性岩侵位与Ni-PGE成矿时限及区域构造-变质历史的重建GSA Bulletin 2019);4)首次对火山灰中的独居石开展年代学研究,证明火山灰中的独居石不仅可用于精确限定火山-沉积年龄,并且其增生边可以揭示沉积后变质事件的时代(Precambrian Res 2018)。此外,作为负责人在中国西南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和基性岩墙成因、三江古特斯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澳大利亚Capricorn造山带构造-热液与成矿历史、北美Penokean造山带构造-热历史等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成果,并作为主要合作者与来自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联合攻关,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社会兼职
  • [1] 2018.1 -- 至今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JDL中心兼职研究员

研究方向
  • [1] 造山带变质作用和热液流体历史研究:独居石、磷钇矿、榍石、金红石等含铀副矿物的高精度、微区原位U-Th-Pb年代学研究,特别用于厘定中-低温变质作用及热液流体活动相关成矿作用的精确时限,重建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
  • [2] 成矿作用U-Pb年代学研究: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如造山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沉积热液型多金属矿(Pb-Zn-Cu等),BIF型铁矿等
  • [3] 火成碳酸岩和相关REE矿的独居石U-Th-Pb年代学和Nd-O同位素示踪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
  • [1] 邮编 :
  • [2] 传真 :
  • [3] 通讯/办公地址 :
  • [4] 办公室电话 :
  • [5] 移动电话 :
  • [6] 邮箱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