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马强,男、1985年生于辽宁,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质科学系特任教授。
湖北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从事岩浆过程与大陆演化研究,主要在中国东部大陆的深部物质属性、破坏的深部过程和动力学控制因素方面取得了学术成果:(1)提出了大陆埃达克质岩浆岩新的成因模式,约束了晚中生代时期华北大陆的地壳厚度,证实了华北大陆自下而上的破坏过程;(2)发现了华北中生代岩浆迁移规律,提出东亚大地幔楔系统最初形成于早白垩世,为华北大陆破坏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关联提供了关键证据;(3)揭示了华北大陆深部地壳的属性,厘定了38亿年的下地壳岩石,为中国东部大陆地壳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相互作用提供了制约。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部委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在EPSL、J Petol、GCA、ESR等刊物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4篇,被引1400余次。
承担岩石学及相关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曾获学院、学校和湖北省高教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最高奖。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_KbOpeoAAAAJ
教育经历
[1] 2008.9-2013.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
[2] 2004.9-2008.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化学 | 学士 |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1] 2019.5-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科学学院
|
特任教授
[2] 2018.1-2019.5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副研究员
[3] 2016.8-2017.1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特任副研究员
[4] 2013.8-2016.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博士后
|
博士后
社会兼职
-
[1] 2021.12-至今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1] 岩浆岩成因
[2] 大陆地壳演化
[3] 华北克拉通破坏
[4] 大陆破坏的浅表效应
联系方式
[1] 邮编:
[2] 传真:
[3] 通讯/办公地址:
[4] 办公室电话:
[5] 移动电话: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