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TIMOTHY MICHAEL KUSKY(蒂姆·柯斯基):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美国地质学会终身研究员,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员,伦敦地质学会会士,非洲地质学会会员。出生于美国纽约,1990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 博士学位
2022年6月17日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2023以及2024年均获得地球科学领袖奖。2024年被斯坦福大学评为“全球前2%科学家”(在所有地球科学领域,职业生涯和2023年分别被评为前2%的前0.14%和0.07%)。2024年-在活跃的地球与行星科学全球顶尖学者中,全球排名第276a位(中国排名第8位),2024年被斯坦福大学评为“全球前2%科学家”(在所有地球科学领域,职业生涯和2023年分别被评为前2%的前0.14%和0.07%)。2023年,在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名单中排名(全球所有领域排名298/204644,或前2%的前0.015%)。2023年-被Research.com评为全球第345位顶尖科学家(中国19位),2022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名单(全球所有领域排名265/185720,或前2%的前0.1%),2022年被Research.com评为全球第297位(中国第18位)顶级地球科学家.
国内荣誉包括:2016年湖北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编钟奖(省级最高奖项)获得者。2019年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部顶级科研奖。2019年获得中国中央委员会友谊奖和奖章获得者,这是对在华外国人的最高奖项。2024年被选为中国十大外国人之一,为中国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和中央委员会提供建议,以改善外国领导人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事务。2024-作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两名外国顾问之一,为中国领导人就如何更好地让外国人融入教育、科学和技术的融合发展提供直接建议。
担任Earth-Science Reviews 主编(2021年至今),GSAB(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副主编(2018年至今),Geodinamica Acta, renamed All Earth in 2022副主编(2015年至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China)(2019年至今), Lithospher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编委(2016年至今)。
Timothy M.Kusky的研究和教学主要集中在板块构造和地球早期历史、会聚边缘构造、自然灾害和灾害、卫星图像、矿产和水资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领域。成果先后发表在 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Earth-Science Reviews和Precambrian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谷歌学者引文数据(2025年1月20日):总引用次数(>25300)h指数(94);i10指数(227)。主要SCI收录论文(>350篇);正在修订或审查的论文(~20篇);著书(31);特刊编辑(15);地图和政府报告等。(74); 会议摘要(>240)。总计:约700。2015年-爱思唯尔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全球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12位。2016年至今;每年被列为爱思唯尔高被引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前寒武地质演化,早期地球过程的演变,为地球科学开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
学生评价:和蔼可亲,幽默风趣
招收意向:英语较好,有一定地质基础,对构造地质学感兴趣,每年1-2名硕士生与1-2名博士生
电子邮箱(英文):tkusky@gmail.com
教育经历
[1] 1988.6-1990.5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地球与行星科学 | 理学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
[2] 1985.9-1988.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艺术与科学 | 理学硕士学位 | 研究生(硕士)毕业
[3] 1978.9-1982.12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 地质科学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1] 2018.9-至今
土耳其安卡拉中东技术大学
|
教授
|
兼职
[2] 2015.9-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教授
|
兼职
[3] 2013.9-至今
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
|
客座教授
|
兼职
[4] 2009.9-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教授
|
全职
[5] 2003.1-2009.1
圣路易斯大学
|
自然科学
|
教授
[6] 2000.1-2009.1
圣路易斯大学
|
助理/副教授
[7] 1992.1-2000.1
波士顿大学
|
研究助理教授
[8] 1990.6-1992.6
休斯顿大学
|
地球科学系
|
客座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1] Timothy Kusky(蒂姆•科斯基)教授带领的全球大地构造研究团队,其研究以野外大比例尺精细构造-岩石填图和全球尺度对比为特色开展多学科、多尺度研究。强调以野外填图为基础,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副矿物年代学、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构造模拟和机器学习等多学科手段,对全球不同时代的造山带进行区域地质演化、成矿预测和地灾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通过20余年研究,在华北克拉通内识别出长达1800 km的太古宙板块拼合边界-晚太古宙蛇绿混杂岩带及带内发育的一系列地质学标志,指示板块构造至少在25亿年前就已启动;
[2] 独立的研究领域包括将多光谱遥感和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带入地球科学的基本进展。Kusky保持着坚实的现场基础,并确保他的团队使用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构造解释,同时他还与来自欧洲、亚洲、非洲、中东和其他地方的合作者一起,对这些多学科领域做出了一些基础性的、被高度引用的贡献。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Kusky还与国际组织合作,包括AGU、GSA、UNESCO、IUCN、USGS、BGS和许多其他组织,以促进发展社会需求与保护自然遗产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3] Kusky和他的学生们最近取得的一些最重要的成就包括:首次记录了太古宙超高压变质作用、成对变质带和榴辉岩相海洋地壳、倒置的太古代变质梯度、绘制了一条1800公里长的太古代造山带,其中有许多蛇绿岩和混杂岩,以及构造、沉积学、变质岩、火成岩和时间分区,这些分区最好用板块构造范式来解释。他还为地球上许多克拉通建立了领先的板块构造模型,并被广泛认为是将板块构造原理应用于世界上一些保存最古老的岩石序列的领导者。
[4] 他曾在北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欧洲、中东、安纳托利亚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广泛工作。他被列为被引用率很高的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的科学家中排名靠前。他撰写了25多本书、数百篇研究论文和公益文章。目前感兴趣的一些具体领域包括:
•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现代和古代会聚边缘的构造
•自然灾害:飓风、地震、火山、海啸、洪水等。
•为地球科学开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
•启动板块边界
•早期地球过程的演变
•社会如何在自然遗产中发展
联系方式
[1] 邮编:
[2] 传真:
[3] 通讯/办公地址:
[4] 办公室电话:
[5] 移动电话: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