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董依然教授致力于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非典型金属代谢微生物培养和生理特性研究、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物生物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成果。形成了以功能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多尺度、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的环境微生物组研究体系。其课题组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其他项目资助。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ISME Journal,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环境科学和环境微生物领域经典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安全与环境工程杂志副主编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20多个学术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其工作成果被美国航空航天局、能源部及其他媒体专题报道,并被多个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军方工程机构、非营利组织和世界知名环境工程公司引用,作为政府技术规范、白皮书、环境工程专业人员培训教材以及军事和民用污染场地治理的理论依据。
教育经历
[1] 1997.9-2001.7
武汉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 2001.9-2004.7
华中科技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2004.8-2009.7
俄克拉荷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 2018.1-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环境学院
|
教授
[2] 2016.9-2017.10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研究员
[3] 2009.9-2016.8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博士后
社会兼职
-
[1] 2020.12-至今
安全与环境工程,副主编 -
[2] 2021.4-至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
研究方向
[1]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应用
[2] 微生物驱动碳中和、碳减排
[3] 可持续水处理和能源生产
[4] 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代谢途径
[5] 地下水及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化学降解
[6] 环境微生物生态以及宏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的应用
联系方式
[1] 邮编:
[2] 传真:
[3] 通讯/办公地址:
[4] 办公室电话:
[5] 移动电话: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