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能,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7-202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20-2022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新污染物(纳米材料、微塑料、抗生素、酞酸酯以及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微生物与微藻共培养(藻菌共培)、微生物用于环境污染物去除、肠道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组学分析(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以及单细胞测序等)等相关研究工作。从事研究以来,在ACS Nano, Environ Sci Technol以及Anal Chem等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 (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共24篇),累计被Nat Nanotechnol, Chem Soc Rev, ACS Nano, Environ Sci Technol等杂志引用近800次, 参与申请美国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授权2项)。欢迎报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各专业的招生指标为1-2名。
研究方向
1. 微生物与微藻共培养体系,提出促进微藻生长的新方法,鉴定关键基因通路及代谢过程,评估微藻的生物能源产量并且评估微藻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2. 新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迁移转化行为和归趋,主要针对藻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斑马鱼和日本青鳉鱼;
3. 细胞周期调控纳米颗粒等新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主要针对藻类和人类细胞;
4. 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关注斑马鱼和青鳉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关键基因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及获奖
自2022年招生起,共指导学生6名,包括4名硕士生(王裕淮2022级环境科学系,陈思柯2022级环境科学系,霍思彤2024级环境科学系,蒋欣琪2024级环境科学系),2名本科生(姬启泉环境科学系; 孙佳怡,生物科学系)
王裕淮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科技论文报告一等奖、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发表3篇T1论文和1项发明专利)
陈思柯 (发表1篇T1论文,1篇T1论文审稿中)
霍思彤 (研究方向:基于生物成像技术探究纳米银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
蒋欣琪 (研究方向: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应用)
姬启泉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发表1篇T1论文,已保研大连理工大学)
孙佳怡(研究方向:基于生物成像技术探究纳米材料对微藻的毒性效应)
所在团队
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导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史建波教授,环境学院院长、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依托地下水质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学院教学科研平台,
着重开展新污染物(包括纳米材料、微塑料、抗生素、酞酸酯以及全氟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迁移转化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团队始建于2021年成员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
目前团队的科研平台现有仪器包括: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LC-MS/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等大型仪器设备,满足各种实验需求。
Professor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Honors and Titles : 2023年国家级青年人才;
2021年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百人计划;
Gender : Male
Alma Mater : 香港科技大学
Education Level : Doctoral Degree in Education
Degree : 博士学位
Status : Employed
School/Department : 环境学院
Discipline : Bioscience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usiness Address : 中国地质大学未来城校区科教四环境学院
Contact Information : qq:709710758 手机号:13129940271
Email :
PostalAddress :
email :
The Last Update Ti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