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86年11月12日

毕业院校 : 首尔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地球科学学院

入职时间 : 2018年03月01日

学科 : 构造地质学

办公地点 : 南望山校区西区主楼215A室

联系方式 : caoyi0701@126.com

Email :

扫描关注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博客

科学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指南——以地质学期刊论文为例

发布时间 : 2019-03-19   点击量 :

Mark Scheltens(著)

曹毅(译)

Mark Scheltens,毕业于荷兰Utrecht大学地质系。曾于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期间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学交流,现在荷兰Proflangs公司从事中文、英语、德语、荷兰语的翻译和口译,以及与中国相关的商贸拓展工作。在留学期间,Mark经常热心帮助中国学生修改科研论文。下面这篇文章是他在2012年,专门为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学撰写的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指南。


大家好,因为Thomas和我在修改你们写的准备投稿的稿件时,常常遇到你们常犯的且类似的错误,所以我决定写这个指南,旨在指导你们如何写好科学研究一类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个指南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会你们所需要的,并提高你们写的文章的质量,最终发表在如Geology, Nature, Science, EPSL等一系列高水平的杂志上。我希望这个指南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科学研究性文章的结构

科学研究性文章的结构,除了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外,总的来说在不同的科研领域上差别并不大。大多数文章需要“方法”部分,但这不是必须的,取决你的实际情况。一般的结构应该是这样:

- 摘要

- 引言

- 地质背景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1章节总是引言,因为摘要和参考文献列表是不属于章节的部分的。附录的各个部分通常用A, B, C来标记,如果附录的某一个部分需要细分,则用A1, A2或B1, B2等来标记。


摘要

摘要是整篇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在这一部分。一个好的摘要可以吸引潜在读者的兴趣,不好的摘要则会令读者却步。如果读者喜欢你的摘要,那么很可能他们也会阅读你的正文,如果读者对你的摘要没有兴趣,那么自然也不会看正文。所以,摘要的首要任务是吸引读者的兴趣,使之成为你文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要错误地认为摘要只是对研究内容的总结,它的意义绝不仅于此。

那么如何写好一个好的摘要呢?这是一个不断需要询问自己的重要问题。一个好的摘要不应过短或过长,最好控制在200–400个词(一般说来300个词左右)。在内容上,摘要应该包括提出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又被称为PAR,即Problem – Action – Result。因此,在写作摘要的时候,首先介绍你要想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是做了哪些工作(野外工作、实验室工作等),最后才是你得到了什么结果。所以,当今后你要写摘要的时候,想想这三个字母PAR。

我在阅读中国人写的研究文章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他们不提出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许多人在摘要开头就写自己做了什么工作,接着就给出得到的结果。很少人会明确的写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会在这个指南的最后,附上一些写的不错的摘要的例子,你们可以自己参考,提高写作水平。


Introduction:
引言:

顾名思义,引言是用来介绍你的研究地区的。它最好不长于一页,并且应该包括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未解决的问题等等。需要注意,引言的结尾一定要告诉读者你在这篇文章中的研究目的,要怎么做,并要解决哪些问题。如果你要解决多于一个问题,最好在结尾一起说明,而不要写在几个段落中。比如:

“…An outstanding problem in Tianshan is the subduction polarity, some research groups say it is northward (references here), some say it is southward (references here), some say it’s a combination of both (references here)….

The exact timing of the different evolutional stages is still hotly debated too. Ages of 345 Ma (references here), 320 Ma (references here) and 230 Ma (references here)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is research paper we present structural data to solve the subduction polarity problem as well as geochronological data to solve the timing problem.”


So, it should NOT be written like this:

相反,像下面这么写是是不好的:

“…An outstanding problem in Tianshan is the subduction polarity, some research groups say it is northward (references here), some say it is southward (references), some say it’s a combination of both (references her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structural data that solves this problem.

The exact timing of the different evolutional stages is still hotly debated too. Ages of 345 Ma (references here), 320 Ma (references here) and 230 Ma (references here)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we will present new geochronological data to solve the timing problem.”


地质背景:

顾名思义,地质背景应该给出地质的信息。确保其中的次级标题是分别对应不同的研究地区(如研究区域A次级标题、研究区域B次级标题等),或者对应于不同的地质研究领域(如构造地质学次级标题、变质地质学次级标题、地质年代学次级标题等)。这部分需要简洁明了,不长于1-2页。


方法:

介绍研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很多人常常忘记这点。在这个部分,你需要写出你研究方法中所有重要的信息,包括你是如何进行野外采样的。对于构造地质学家来说,你需要说明你是如何切割样品(平行、垂直、还是斜切面理或线理)。对于实验室样品,你需要说明你为什么采集、是怎么采集到这些样品和所需的数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也是你们大家常常忽视的,这些实验室工作是在什么样的仪器环境下进行的。所有这些信息都应该在“方法”这部分呈现出来。这是必须要这么做的,因为其它独立的研究者也可以采用这些参数,得到一样的结果。所以,你们要明白,如果不给出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你们的结果就没有可重复性。这也是往往导致审稿人拒稿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果你准备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写下这部分重要的信息只需要花费你5分钟,但这5分钟却能够决定你的文章的成功或失败。所以,重视这一点!


结果:

“结果”部分看似简单(实际上确实是简单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顾名思义,在这部分,你需要写下你得到的结果。注意:仅仅是结果!所得到的结果应该基于事实,它或是你的实验室(如显微镜下)观察,或是你野外所看到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在“结果”部分,你不能写你对结果数据的解释。解释应该放在后面的“讨论”部分。但这也不是绝对,也有一个灰色区域你可以解释你的结果(这里我举构造地质学里的例子)。比如给你观察到的不同期的面理定名(如S1, S2, S3等),你可以解释为什么你这么定名(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观察,而不算是解释)。但在其它情况,请不要在“结果”部分解释你的结果!

永远记住:你的结果只能是真实的数据,它是客观的,不能包含任何形式的解释。在你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点!

此外,对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最好也要给它们各自的次级标题。如变质岩的数据的次级标题、构造学的数据的次级标题、地质年代学的数据的次级标题等等。


讨论:

讨论的部分也是很简单明了的,不会太复杂。虽然在文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以前研究一样的问题,但是首先我们应该讨论自己的数据。不要讨论其他研究者的结果,只讨论你自己的。总是因为某个原因,你才做这个研究、采集你的数据,为什么就不讨论你的结果呢?当然你在讨论你的数据的时候,也一定需要和以前的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但是不管哪种情况,请不要只讨论其他研究者提出的模型,而不联系你自己的数据。你一定要讨论你自己的数据,否则你的研究将失去意义,而成了一种时间的浪费。并且高水平的杂志,也会因此质问你为什么做这项研究,研究的重要性在哪里。

第二个经常犯的错误是(我自己也常常犯这个错误,我想Thomas也是):在讨论的时候给出新的数据。这点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决不要在“讨论”的部分引入新的数据。所有你在讨论时用到的数据都应该是你在“结果”部分呈现了的(当然除了你引用其他研究者的数据时)。确保在“讨论”部分不要引入新的数据,因为审稿人看到这些数据一定会问你尖锐的问题,即使你运气好,他们没有拒你的稿。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对这点一定要小心谨慎。

讨论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要说一件事情,一定要解释为什么你认为这件事是确信无疑的。决不要给出一个陈述而不做任何进一步的原因解释。审稿人是不会接收那种充斥着内容解释不清晰的文章的。所以,千万不要说“我认为最好的解释是A”,然后就结束了。要给出原因为什么你认为最好的解释是A。此外,你在使用其它人的数据时,你要说明为什么你要使用他们的数据,为什么他们的数据可以适用在你的研究结果中。决不要说“我们使用这个参数,是因为作者X也使用了这个参数”。记住这点,与其让审稿人直接把你拒稿,不如在一开始多解释一些,然后在评审后删掉一些次要的内容。

同样的,根据你讨论的内容的要点,在“讨论”部分给出适当的次级标题分类。


结论:

“结论”部分可能是一篇文章中最简单的部分,你只要清晰地总结所有的发现和结果就可以。结构上,你可以选择在一个段落中逐点列举,也可以像文章的其它部分一样,划分成不同段落。一般来说,结论的篇幅不要长于半页到一页。


一般的评论及技巧:

1. 时刻确保你的引用是正确无误的,这点非常重要。宁可引用100次,也不要少引用1次。如果你忘记引用某个人的文章,有可能会给你带来论文剽窃的麻烦。所以对这点要非常谨慎。

2. 写作的时候,尝试用英语的思维思考。如果平时你想记录下一些要点,也尝试用英语来写。这点一开始可能会比较难,但是一旦你习惯了,之后便会让你感到容易得多。通过这个方法,可以避免使用Chinglish,因为你所做的事情不再是把中文翻译成英语。

3. 尝试在一句话里不要两次使用同一个词,避免词语的重复。一般的原则是,在每一个段落中,只使用一个具体的词语。起初这个会比较难(对我和Thomas也不容易),但是这么做会很大程度地改善你的文章。你可以查阅参考一些网络英语词典(如针对英式英语,可以使用牛津大词典(Oxford Dictionary),针对美式英语可以使用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

4. 当你用某些词语的时候,请确保你使用的是正确的。一个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respectively”这个词。“respectively”只能使用在,首先两个主语都提到了,然后紧随主语之后描述两个主语特点的情况下。如“the Grs and Prp contents of this garnet are 25 and 20 per cent, respectively.” 但是,如果你如果说:“the Grs content of this garnet is 25% and the Prp content is 20%”,这时你就不能使用respectively。当你用这个词的时候,请记住这一点。

5. 可能一件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思考的事情是:保持简单。使用简单的句子和词语。请不要使用过长的句子和生僻的词语,如果你不是很熟悉这些复杂的词语的话。你不是要成为新一代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所以尽量使词语和句子简单。这样既对你自己有好处,也对读者有好处。如果你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会让你的文章更容易被理解。如果你对那些生僻的词和长的句子有了更多的和足够的熟悉,你再使用它们吧!

6. 在你开始写文章之前,先确定好你要使用哪一种英语(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对绝大多数杂志来说,这两种英语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混在一起使用是不行的。所以不要混淆它们,在你的电脑上使用正确的拼写检查,并多留意。如果你对这两类英语的差别有疑问,可以问我、Thomas或者Google(或者百度)。

7. 对于像“it is, we are, they are”等这类的表达,请不要写缩写,如“it’s, they’re, we’re, there’re”等,请使用全写。

8. “the”, “a(n)”的用法。在名词之前,除了地名,要使用“the”或 “a(n)”。当然,在名词和“the”或 “a(n)”之间,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形容词。

9. 最后需要很清晰的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投稿、让我或Thomas修改你们的文章之前,请反复阅读你们的文章。这样做,你们才能够自己亲自意识并改正很多的错误。保证内容清晰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简短的句子和简单的词语。对你使用的每一个方法、每一个陈述都给出简单清晰的解释。

Example abstracts: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Tiansha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widespread ophiolitic mélanges form distinct tectonic units that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CAOB. However, the timing of tectonic events and the subduction polarity are still in controversy.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geological problems, a comprehens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Heiyingshan ophiolitic mélange in the SW Chinese Tianshan. Detailed structur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ophiolitic mélange is tectonically underlain by sheared and weakly metamorphosed pre-Middle Devonian rocks, and unconformably overlain by non-metamorphic and undeformed lower Carboniferous (Serpukhovian) to Permian strata. The igneous assemblage of the mélange comprises OIB-like alkali basalt and andesite, N-MORB-like tholeiitic basalt, sheeted diabase dikes, cumulate gabbro and peridotite. Mafic rocks display supra-subduction signatures, and some bear evidence of contamination with the continental crust, suggesting a continental marginal (back-arc) basin setting. Zircons of a gabbro were dated at 392±5 Ma by the U–Pb LA-ICP-MSmethod. Famennian–Visean radiolarian microfossils were found in the siliceous matrix of the ophiolitic mélange. Mylonitic phyllite which displays northward-directed kinematic evidence yielded muscovite 40Ar/39Ar plateau ages of 359±2 Ma and 356±2 Ma.

These new data, combined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afic protoliths originally formed in a back-arc basin in the Chinese southern Tianshan during the late Silurian to Middle Devonian and were subsequen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ophiolitic mélange and thrust northward during the Late Devonian to early Carboniferous. Opening of the back-arc basin was probably induced by south-dipping subduction of the Paleo-Tianshan Ocean in the early Paleozoic, and the Central Tianshan block was rifted away from the Tarim block. Closure of the back-arc basin in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formed the South Tianshan Suture Zone and reamalgamated the two blocks.

From: Bo Wang, Liangshu Shu, Michel Faure, Bor-ming Jahn, Dominique Cluzel, Jacques Charvet, Sun-lin Chung, Sébastien Meffre, 2012. Paleozo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ern Chinese Tianshan: Insights from structural, 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Heiyingshan ophiolitic mélange (NW China). Tectonophysics 497, 85-104.

推荐此文